朱然是大都督吗
朱然最初并不姓朱,而是姓施。他出生于一个不起眼的家庭,但其家族与孙家有深厚的友情。在朱然年幼时,他就因为家族的关系经常与孙策为伴。两人在玩耍中形成了深厚的友情,朱然也逐渐被孙策的英勇和领导能力所吸引。这一关系在后来的东吴历史中起到了重要作用。
朱然可以说是小说《三国演义》与《三国志》中描述相差最多的一位角色。朱然最后官拜大都督,封为当阳侯,是吕蒙在临终之时认为可以担当大任的将领。在《三国演义》中,朱然被罗贯中描述为一个心思缜密、精于阴谋的人物,睿智的朱然隐忍不露声色,不声张,军事才华出众。而在《三国志》中,有一位朱然在吴国历史上留下了不可忽视的一笔,但其细节模糊不清,所以他在历史上的地位也不是很突出。
1. 朱然的升迁之路
赤乌十年(247),朱然被孙权任命为总揽全军的大都督。东吴官场子承父业很普遍,这并非指凭借上一辈的影响力入朝为官,而是功臣、大族的子嗣往往会直接继承父辈的职权。陆逊在世时,朱然的职位一直低于他,甚至被陆逊迫害过。但在陆逊去世后,朱然得到了孙权的重用,一步步晋升为大都督。
2. 孙权对朱然的看重
公元247年,孙权任命朱然为大都督,总管东吴军务,两年之后即公元249年,朱然生病,而且病情逐日加重,孙权为之伤痛失眠,每次朱然派人上报病情,孙权都要亲自召见,询问病情,但他从未见过他。孙权对朱然的看重可见一斑。
3. 朱然的才能与功绩
朱然能够被重用并不只是因为他和孙权曾是同窗,而是因为他自己就有着不凡的本领。吕蒙大家都很熟悉,他是东吴有名的将领,当时东吴负责军事的人被称为大都督,而吕蒙正是东吴的第三代大都督。而朱然在吕蒙之后,继承了他的职位,成为东吴的第四代大都督。这一点足以证明朱然具备优秀的军事才能和丰富的战斗经验。
4. 朱然在历史中的地位
也许是陆逊太过有名,又或者是朱然太过低调,所以这个东吴的大都督并不是十分出名。嗣父朱治去世,朱然为他治丧完毕,请示孙权回复本姓,孙权没有同意。直到孙亮执掌政权,朱然却一直没有为家族争取到合法的姓氏,这也是他在历史上地位不突出的原因之一。
5. 大耳朵刘备的对手
然后朱然就成了大都督,他带着兵都屯在了江陵。后来爆发夷陵之战,朱然就和陆逊合兵一处了,一起对抗大耳朵刘备。当时朱然只有五六千人,但是朱然指导有方,士兵作战也十分给力,一度将刘备部下四五万人的军队击退。
朱然是东吴历史中一个重要的角色,虽然他的地位并不突出,但他的升迁之路、孙权对他的看重、他的才能与功绩以及在历史上的地位都值得我们了解并重视。
- 上一篇:2095元大写怎么写